17

2019

-

07

选择、购买和验收标准物质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作者:


选择、购买和验收标准物质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1.特性量的种类及定值方法:某些标准物质可能只适用某一特定方法或专属领域的应用,某些标准物质的值有特殊规定,如含结晶水的值,应对证书中该类说明加以注意,防止误选误用。
2.特性量水平:标准物质的特性量水平应与日常测量样品的水平匹配。
3.可接受的不确定度水平:标准物质特性量的相关不确定度水平应与日常测量中的精密度和正确度限度要求匹配。
4.基体及可能的干扰:标准物质用于开展方法确认、质量控制以及一些基体效应较为严重的测量方法的校准时,基体应与日常测量样品基体尽可能接近。
5.形式:标准物质可制备成不同的形式,如冻干与冰冻样品,制备方式的不同可能会导致相同特性在标准物质与真实样品中的行为差异,从而产生互换性问题,选购前应充分调研。
6.最小取样量:只要标准物质证书中规定了最小取样量,用于测量的取样量应不小于该最小取样量,因此选购时应考虑最小取样量能否满足测量方法要求。
7.用量:标准物质的购买用量应足以满足整个实验计划中的应用,包括根据需要考虑的备样。
8.稳定性:选购前应确认所购买批次标准物质的有效期限,避免使用时发生过期的情况。

二、标准物质保存

常见的存储条件有:

1) 常温保存:阴凉干燥处,适用于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产品。

2) +4度冷藏:常温下不是很稳定的物质,保存于冰箱冷藏室。

3) -20度冷冻:化学性质不稳定,常温下容易分解的物质。

4) -80度保存: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等

三、校准用标准物质的稀释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户购买到的标准物质常常浓度较高,不能直接使用,应做好这些过程的质量控制,标准物质稀释配制过程中所使用的容器与稀释剂需要引起注意。有些物质用玻璃瓶存储时,容易受降解或溶出影响,这时就要使用其它材料的瓶子,如K、Na等元素溶液标准物质,需采用塑料瓶保存;有些物质用塑料瓶存储则会发生吸附或溶出,如汞,在塑料瓶中可能会产生吸附现象,因此选择玻璃瓶较为可靠,所采用的稀释剂除了应对空白进行必要的控制外,不同的稀释剂其稳定效果也不同,原则上应按照检测标准方法所规定的稀释剂品种及浓度进行配制。标准物质称量、稀释过程中使用的计量器具,如天平、移液器、容量瓶等.应经适当的校准或检定确认符合精度和准确度要求,特别是有机分析中使用的微量注射器和移液枪的误差较大。

四、过期标准物质的处理

1.过期未用完的标准品。

比如检测兽药残留时,会用到一些标准品如孔雀石绿、沙星类等,基本上按CNAS认证规定,只有销毁,进行无害排放,或者请安监部或药品厂家协助回收处理。也可以用来做内部质量控制,就是在不通知人员样品含量的情况下,给他们送盲样,让他们来做人员间对比性试验,再根据相关检测标准判定对比性试验的结果,对内部质量控制起到帮助作用。但是,标准品的有效期规定也有一定的参照性,比如说,过了两年或5年,一些标准品的性质会发生变化,对定量分析会有影响等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同时对标准品进行期间核查,适当情况下可以做定性实验。

2.过期未用完的标准溶液

1)对于在有效期内未用完的试剂或自配标准溶液,应根据剩余量确定处理方式。剩余量较多时,可通过重新标定后继续使用,较少时,可选择回收处理或者进行无害排放。对于因药品本身或试验方法改变等原因造成的化学试剂、药品、标准滴定溶液的过期现象,属于是原购进试剂或无法稀释到达标排放要求的自配溶液、试剂的,则先集中存放于一安全避光房间,然后请安监部或药品厂家协助回收处理;能稀释到达标排放要求的自配溶液(包括已产生物理或化学变化的标准滴定溶液)、试剂,则通过高倍稀释的办法,进行无害排放

2)对于标准储备液,应与标准品相同处理

   

   

标准,物质,进行,使用,稀释,方法,取样,要求,处理